科技之“手” 倾力留住绿水青山
区域植被退化严重、生态治理技术薄弱、生态畜牧业发展滞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生态安全现状令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新全和他的同事们感到担忧。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有“中华水塔”之称,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围绕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科学问题,赵新全团队提出,在三江源区东部,过度放牧是引起高寒草地退化主因,为草地退化机理认知、恢复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当地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显得迫切而重要。对此,赵新全团队建立了牧草新品种选育—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牧草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的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和永续利用技术体系。“在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方面,我们建立了第一个青藏高原牧草种质资源库与品种资源圃,保存种质资源5000多份;选育牧草新品种6个,累计生产牧草良种4350万公斤;集成了3大类综合恢复治理模式。”赵新全介绍。
此外,赵新全团队还围绕区域草地可持续生产的战略需求,构建了三江源地区草地畜牧业生产新范式,解决了困惑区域草地畜牧业营养不平衡生产的矛盾,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致富的双赢,选育饲草新品种5个,累计生产良种32240万公斤。他领衔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和三江源脆弱生态一样令人惊心的,还有围城的垃圾。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废弃物产量惊人,生活垃圾每年就达2亿吨,城市毒地存量超过2万公顷,还有大量的市政污泥、工业危废等未得到妥善处置,已成为影响居民安全与城市发展的重大隐患。
有效利用废弃物替代原燃料、开发水泥窑协同生态化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是当今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介绍,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非企业成套技术与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如发明出对高含水、复杂形态、大尺寸的垃圾衍生燃料(RDF)处置能力强和具有降氮减排功能的分解炉;提出了RDF-煤分级耦合高效燃烧模式及其优化方法;开发出大替代率协同处置RDF水泥窑技术专家系统,实现了衍生燃料替代率达50%以上的稳定生产。该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若全国有50%的水泥产能采用本技术,就可处置全国的生活垃圾,节煤4000万吨,减排CO22亿吨,这不仅将彻底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还将使三高的水泥工业,真正转变成为绿色产业。”李叶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