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战略落地靠执行。


2012年8月,在安徽省政府的见证下,中材安徽与巢湖市政府签订了《中材安徽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协议》,协议约定,中材安徽将推行一系列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举措,积极参与资源综合利用、城市环境建设,推进余热发电、骨料、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
2013年4月,中材安徽联合中材水泥所属苏州院重组了合肥商混公司。
2013年7月,中材安徽年产500万吨机制骨料项目开工建设,次年4月开始试运行,到2014年年底,骨料项目8个月的时间实现产量239万吨、销量238万吨、销售收入7560万元。
而此时的国内水泥行业可谓是“烽烟四起”——新增产能不断释放,恶性竞争持续加剧,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

预处理车间现场图
中材水泥和中材安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虽然取得了开门红,但在刻不容缓的大环境下,这仅仅是走出了一小步。
二、环境友好新思路,共建巢湖新家园
自2012年开始,安徽省、巢湖市开始加大对环巢湖流域生态的治理,以及对巢湖风景名胜区的?;?。这对于中材安徽来讲,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方面,传统概念上的水泥厂意味着粉尘、废气,意味着污染,环保治理对水泥生产企业来说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哪怕是对以“花园型企业”为著称的中材安徽也不例外;而另一方面,以“绿色、循环、低碳,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中材安徽,能否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顺利上马实施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成为了中材安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紧盯着这个项目的同行们也不少,谁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