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海螺水泥与广西四合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原股东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成功收购四合工贸80%股权;2011年9月16日,公司开展了管理权交接,从此一个债务累累、经营困难、濒临破产的企业开始了新的蜕变。
沧海巨变,春华秋实。
2014年9月,在这万物丰收的金秋时节,四合工贸迎来了加盟海螺三周年的日子。三年来,四合工贸公司在集团、股份、区域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员工辛勤耕耘、不辞辛劳,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三年,在企业发展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一瞬,然而就是这三年,四合工贸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一代海螺人秉承“团结、创新、敬业、奉献”的精神,用艰辛的汗水和智慧缔造了四合工贸的辉煌成就。
2014年1-9月,公司熟料产量较收购前提高32%,水泥产量较收购前提高45%,总销量较收购前提高220%,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利润目标,员工人均收入较收购前提升了60%,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对于一个海螺成熟公司,这样的成绩算不了什么,但对一个刚收购时管理薄弱、人才匮乏、环境恶劣、连年亏损的公司来说,来之不易。就让我们随着历史的镜头,一同回顾过去三年四合工贸走过的艰辛而精彩的历程,见证海螺人奋发有为、厚积薄发的勇气和毅力,一起为四合工贸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发展历程篇
广西四合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原称为隆安县水泥厂,成立于1999年1月8日,注册资本金1.2亿元,公司拥有南圩厂区和保湾厂区两个厂区,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以及配套的7.5MW余热发电系统。
2011年9月16日,海螺集团成功收购广西四合公司,在集团、股份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区域超前谋划,制定了详细的交接方案,在交接工作组的统一指挥和公司上下全力配合下,管理权交接后的公司严格遵照海螺的管理标准及模式,按照“防范经营风险,恢复系统产能,优化改善提高”的三步走原则,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整个交接过程在不停窑、不停磨、无劳动争议的状况下实现了平稳过渡。
交接后,为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在品质部及帮扶组的指导下,通过认真研讨,确定了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对各个环节的质量严加控制,使得出厂产品实物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公司于2011年12月2日将产品品牌成功更换为“海螺牌”,海螺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大幅度提升。
领导关怀篇
三年来,各级政府及部门,给予了四合工贸大力支持和关怀,不断推动了公司的成长和发展。
三年来,海螺集团、股份及区域领导非常关心四合工贸交接后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不同时期的四合工贸指明了经营思路和管理方向。在海螺集团、股份、区域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四合工贸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并购价值进一步显现。
市场建设篇
公司坚持“突出市场份额、有效发挥产能、提升运营质量”的销售指导思想,克服不利因素,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拓展销量,加大海螺品牌宣传及农村网点市场建设,通过优质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取得了熟料、工程、搅拌站及网点客户的信任。经过三年的努力,公司水泥市场得到有效拓展,海螺品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在供应市场方面,四合工贸发挥海螺规模采购及资金优势,积极关注原燃材料市场变化,多方面推进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