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瑞泽于 9月5日发布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计划以9.1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3956.04万股股份,用于收购金岗水泥80%股权,则金岗水泥全部股权评估价值将高达4.5亿元,参照金岗水泥201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计算,收购市盈率将高达18倍,考虑到当前水泥行业龙头公司海螺水泥目前的市盈率尚不足8倍,这对于金岗水泥这样一家规模很小的企业而言,其有何特长值得海南瑞泽出如此高价去收购呢?这种高价收购明智吗?更何况,深究金岗水泥披露的经营信息和相关财务数据,可以发现其存在着诸多疑点,值得警惕。
存货余额奇异背离变动
根据收购报告书披露的金岗水泥过往年度产品产销数据,今年前5个月的产销量分别为47.88万吨和47.43万吨,产量略高于销量0.45万吨;而在2013年,其产销差则更大,分别为138.07万吨和133.13万吨,水泥产量超出了销量将近5万吨。
在正常的经营逻辑下,产品的产量一旦超过了销量,就势必会形成新增的产成品库存,并最终体现在存货资产科目当中。从前文披露的产销信息来看,金岗水泥今年前5个月的新增产成品库存数量,与2013年的新增库存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今年前5个月仅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十分之一。因此,该公司今年前5个月的产成品库存余额的增幅,也应当远远小于2013年。
尽管金岗水泥并未披露2012年及以前年度的存货详细数据,但是从披露的信息来看,今年5月末产成品库存余额为1781.75万元,而去年末则为1364.6万元,今年上半年新增库存高达417.15万元。即便我们假设2013年末的产成品库存全部是当年形成,那么也仅相当于今年新增金额的3倍左右。如果考虑到去年全年新增产成品数量是今年前5个月的10倍,那么这两组数据之间很显然是严重背离的。
值得说明的是,金岗水泥主营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在今年前5个月的确出现了小幅增加,但涨幅也就在10%左右,完全不足以导致前文所述的库存商品余额变动和库存产成品数量变动之间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
这就自然很令人怀疑,金岗水泥所披露的存货数据是否掺杂了水分?是否存在虚增存货的问题?同时,在消耗和投入一定的条件下,计入到存货余额中的金额偏多,自然就会对应着计入到主营业务成本中的金额偏低,进而意味着金岗水泥存在着少计成本、虚增利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