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台北的人,可能都会惊讶于那里的干净程度,街道上没有垃圾,甚至连垃圾桶也没有,可以看出,台湾人在处理垃圾的问题,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台北自1996年起推行了“垃圾不落地”政策,取消了原先固定放置在小区门口的垃圾桶,改为垃圾车定时定点收垃圾,强制要求市民将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准分类,并要接受检查,不可回收垃圾须用专用垃圾袋,垃圾处理费随不可回收垃圾袋征收,袋子用得越多,收费越高。
垃圾在回收上如此,在处理上也绝不手软。台湾2000年起便不再批建垃圾掩埋场,因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可以充分实现资源的全回收,是目前解决生活垃圾最彻底、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
而台泥作为台湾最大的垃圾处理者之一,无论对于工业垃圾还是生活垃圾,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拥有非常成熟的技术。
近些年,台泥不断的将废弃物协同处置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大陆地区,并致力于与更多的地方政府联动,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共建生态贵州
2014 年8月4日,台泥(安顺)水泥有限公司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人民政府就水泥窑协同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此举不仅是台泥进一步落实“环保是责任,不是成本”理念的又一次实践,也将成为平坝县乃至安顺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亮点,引领生态贵州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2013年初,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完成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的比例达到10%,明确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共同下发了《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建设。
此次台泥安顺项目的启动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并且得到了贵州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据悉,本次签约的项目总投资金额为0.8亿元,拟利用台泥(安顺)现有的两条日产4500吨水泥回转窑高温对安顺市固体废弃物及垃圾回收处理,预计垃圾日处理量可达200吨,可有效实现变废为宝,将垃圾等杂物转化为水泥原料,同时又可减少因垃圾排放对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企业与政府的双赢。
很多省份在推行垃圾分类上已努力多年但现状依旧混乱,对此,安顺台泥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针对“生活垃圾不分类清运”的收集模式,以及垃圾中含水份高、热值低的特性采用CKK技术,并结合生活垃圾焚烧气化炉与水泥窑协同运行,将废渣及废水全部于水泥制程中消化掉。
水泥窑因具有燃烧温度高、旋窑内的物料滞停留时间长、旋窑内高温气体湍流强烈、可使废弃物完全燃烧、使有机物破坏彻底,且煅烧熟料是在碱性环境下进行,有毒、有害废弃物中的氟、硫、氯可被窑内碱性物质完全中和,能真正达成垃圾处理无害化,处理过程无废渣、废水的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