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有4家建材企业荣登榜单前100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新)是其中之一。
始创于1907年的华新有中国水泥工业摇篮之称。21世纪初,华新与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水泥巨头豪瑞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研发实践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
变身绿色使者
所谓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指水泥企业将生活垃圾或城市市政淤泥等垃圾收集后,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进行处理,转变为水泥生产的替代燃料和原料配料。“水泥窑的优势在于窑里面的温度非常高,垃圾在1000°C以上的环境中停留超过8秒,废渣和飞灰都可以与水泥形成的熟料结合,是一种比较彻底的环保处理方式。”华新总工程师张江介绍说。
借鉴豪瑞集团的经验,华新利用水泥窑内煅烧过程中的高温、强对流、强碱性、还原气氛等特性,使窑内处置的废弃物在短短20秒内完成分解和燃烧,完全解决了其他处置技术无法根除的二恶英、呋喃污染问题。
除了城市垃圾,华新还将目标瞄向市政污泥。2009年,湖北宜昌市创建国家级卫生环保模范城市,市政污泥的处理未能达标。在华新的帮助下,宜昌市在操作中不断改进处置工艺,使污泥处置技术日臻成熟,改变了市政污泥处置靠蒸发的落后方式,在一年后成功创建了环保模范城市。
据张江介绍,目前,华新市政污泥处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充分利用水泥窑的余热和污泥所含热量,替代水泥生产所必需的燃料,成为污泥处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最佳选择之一。
垃圾处理本土化
据华新水泥财报显示,2013年公司环保业务实现了从点到面、从省内到省外的突破性发展。“截至目前,我们在全国已成功运行和在建、签约的环保项目已达30个。预计到2017年,我们在全国的环保业务处置能力将达到3500万吨/年。”华新总裁李叶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华新的水泥窑协同处理不论在技术创新、领域拓展,还是在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并得到各界认可。不过,张江坦言,与西欧已经发展了30-40年的成熟预处理和垃圾分类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的预处理和垃圾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