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作为一名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始终从事于中国水泥工业建设、发展的过来人,我很有幸参与了中国建材组建南方水泥的历史进程。在南方水泥成立3周年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回顾和客观评价南方水泥成立对浙江乃至中国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曾经的辉煌与难解的困境
2001~2004年是浙江省水泥工业的辉煌时期。从2001年浙江第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至2004年年底基本上淘汰了机立窑落后产能、全部实现新型干法工艺生产,仅仅用了3年多时间。浙江水泥工业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技术和工艺结构的调整,创造了辉煌的“浙江现象”。面对当时有利的供求关系,借力新型干法水泥的高速发展,2003~2004年,全省水泥行业经济效益也达到了顶峰。
然而,由于市场的投资冲动和其他种种原因,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浙江水泥的大好形势在2005年出现逆转。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2005年,水泥企业亏损面高达90%,全行业实现利润仅1亿元,平均吨水泥利润只有1元,是水泥企业经济效益最差的年份。2006年,浙江水泥产能过剩高达50%,市场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日趋严重,产品质量也出现下降。与此同时,在企业投资难以退出、现有产能难以消化的严峻条件下,企业不得不更加竞相低价争抢市场,吨水泥的价格处于全国最低,浙江水泥行业产销严重失衡的矛盾成了难解的困境。这是又一个“浙江现象”。
被实践证明的成功道路与光明的前景
我们全行业的有识之士敏感地意识到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从2006年开始试图通过行业自律、企业协同、节能限产来控制水泥产能,提升行业整体效益。期间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自律和协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苦于企业分散,行业集中度低,效果有限。?
经过反复探索和思考,大家充分意识到浙江水泥工业发展处于关键时刻。浙江水泥工业要健康、理性、可持续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有效控制产能,唯一的途径就是要通过联合重组来提升行业集中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行业自律、企业协同,优化全行业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