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提要:2010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11月全国水泥产量17658万吨,同比增长17.3%,增速比10月减缓0.7%;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为358.6元/吨,比10月上涨21.5元/吨,同比上涨68.1元/吨,涨幅为6.4%和23.4%。
2010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国水泥颗粒物排放在2009年基础上再降50%,大城市周边的水泥企业基本形成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使水泥工业转变为兼顾污染物处置的新兴环保产业。“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水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认为,下一步,水泥产业将加快战略重组,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对落后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助力水泥产业的技术进步,并推动水泥产业加强精细化管理。
将建水泥行业碳排放数据库
针对水泥行业的政策近期频频发布。2010年11月30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水泥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其背景是因为水泥行业不单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产业,也是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意见》指出,“十一五”以来,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每吨水泥综合能耗明显降低,颗粒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年消纳、利用各类工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但水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高且环境负荷重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中,水泥行业消纳废弃物的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我国水泥工业近10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至2009年,国内水泥总产量已超过16亿吨。2010年1月~9月,全国水泥产量约13.5亿吨,同比增长15.95%;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也由2000年的135条增加到2009年的1113条。”雷前治表示,预计2012年之前,我国还将有约250条新型干法线投产。因此,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任重道远。
据悉,工信部将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到2015年,大中型企业完成一轮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重点推广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用3年 5年时间,逐步建立水泥行业碳排放的基础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