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作为我国水泥大省的山东,全省水泥行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节能减排不断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水泥总量控制较好
“十五”末期,山东全省水泥产量1.42亿吨,2010年预计产量1.46亿吨。“十二五”期间,水泥产量预计7.5亿吨,比“十五”期间增长近50%。“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水泥产量波动不大,增长速度有正有负,但是经济效益呈逐年增长态势。
散装水泥得到广泛应用。水泥散装率从“十五”末的41.08%提高到2009年的59.78%,年均增长4.68%。全省水泥散装量由“十五”末的5745.17万吨发展到2009年的8391.39万吨,年平均增长9.93%,散装量位居全国第二,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散装水泥4亿吨,是“十五”期间1.65亿吨的2.5倍。
实现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
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2005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0条,年熟料产能431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41.61%;截至2010年年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到80条,年熟料产能8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预计达到74.5%,完成了“十一五”发展目标。
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大进展。“十一五”前4年,山东省共淘汰立窑水泥5530万吨,拆除立窑568座,2010年预计完成2070万吨,“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淘汰立窑水泥7600万吨,实现了山东水泥工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十一五”是山东水泥行业战略重组步伐最快、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的一个历史性时期。山东山水水泥集团和中联水泥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山东省水泥工业的龙头和中坚力量。目前,山水和中联两大集团的熟料产能超过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总产能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