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长久以来,水泥行业在前行道路上似乎无法摆脱扩张与过剩这一悖论命题的纠缠。“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不是一般意义的过剩而是严重过剩?!痹缭谌ツ?月,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就措辞强硬而焦灼提出,“产能过剩”是当今中国水泥行业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水泥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企业家们的当务之急。
如今一年已过去,纵观目前的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走集团化道路和实行多元化发展成为了水泥巨头扩张的不二选择。
集体实施多元化
在国家严控水泥产能的严厉政策下,水泥企业积极找寻着新的利润空间,中材与吉林省合作开发风电业务正是一例。
目前中材正在大力开拓新兴行业。其旗下的上市公司中材科技此前增发5000万股、募资12亿元用于风电叶片项目。目前,中材科技的风电叶片产能已扩至800套,根据计划,2010年将进一步提升到1300套。
在中国的水泥行业,寻找新利润点的企业决非中材一家。从冀东水泥更名为冀东发展集团来看,其突破水泥业求发展之心昭然若见。
而北京金隅集团则借北京政策之力,发力环保产业。目前,该集团已将环保板块列为单独主业,未来的规??赡懿谎怯谒嗌4送?,亚泰集团等水泥企业甚至还将触角延伸到了金融业。
随着国家严控水泥产能大幕的拉开,一些水泥企业在加快兼并重组、攻城略地的同时,已经吹响了向新的利润空间拓展的号角。由此可见,水泥企业探路新产业已成趋势。
在此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开始关注上下游——混凝土产业和砂石骨料产业,从水泥上下游拓展上做文章。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就表示,作为上游的原材料产业,水泥不能引领下游市场,其发展受益于投资也受制于投资。因此,水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根据自身情况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是必然选择,这也符合国际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跨国水泥企业拉法基、HOLCIM、海德堡、CRH等都已将产业触角延伸至混凝土、水泥制品等水泥业的下游行业。
除了水泥主业之外,商品混凝土将会是冀东水泥今年发展的另一个重点。8月23日,冀东水泥公司董事会秘书李占军证实,该公司及其母公司冀东发展集团公司在2010年商混业务上的总体投资额将达到40亿!
亚泰集团副董事长徐德复透露道,早在2008年亚泰开始引入CRH后,就准备介入骨料、沥青生产乃至道桥建设业务?!拔蠢?-5年,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产量,我们计划达到3000万立方米/年,骨料产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年,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年,水泥制品投资则要达到30个亿?!?
华润水泥营销总监纪友亦称:“我们主要是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这些华润水泥原本就在的区域发展混凝土,我们计划到2012年底产能达到3000万立方米。”
即使中国水泥行业整体产能扩张的脚步已经停了下来,但随着在建产能陆续投产,多数区域依然陷入过剩的泥沼之中,而且其速度和过剩程度都超出事前的预期,企业面临重压。
在这种情况下,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向下发展混凝土之外,向上发展砂石产业也成为一种趋势?!?
发展优势明显
事实上,近年来,砂石在工程基建方面的需求量巨大,被喻为“建筑业的大米”,09年用量已达94亿吨,所有的基础建设像铁路、公路、桥梁、房建等,都需要用到砂石骨料,刚性需求决定了砂石的不可或缺。
2009年中国水泥产量己经达到16.4亿吨,而在混凝土中,水泥与砂石的比例在1:6左右,砂石骨料的需求量之大不言而喻。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投资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全国骨料和人工砂的需求也处于快速增长期。对于水泥企业拥有资源优势——矿山以及强大的市场和优势,水泥企业进入骨料行业对企业摆脱当前困境具有极大的空间。
然而,目前真正涉及砂石加工行业的水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却并不多。
砂石行业由来是水泥行业的后序工业。水泥工业在建设和生产阶段,往往只考虑生产水泥本身所需原材料的破碎和研磨工序的需要,而将后序使用水泥做成混凝土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石供应留给了其他企业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