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 “晴天戴口罩,落脚满鞋灰”,去过小水泥厂的人基本上都经历过这样的体验。如今这种情形在山西许多地方已经或者即将成为过去。就连最近自驾车去世界遗产平遥古城消夏的几位私家车司机们都欣喜地发现:往年路边冒烟的那几个小水泥厂不见了。
7月21日,记者从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根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2010年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9155万吨。其中,山西今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目标是:670万吨。而截止到今年6月底,山西省已经有202万吨的落后水泥产能被置换或淘汰。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洪发科说,减量置换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手段。所谓“落后产能”就是指能耗过高、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对山西来讲,淘汰落后产能不仅有助于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据悉,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扶优汰劣是山西省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就在今年,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了晋汇南白水泥公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核准的批复,但前提是淘汰忻州市南白水泥厂、定襄县官庄水泥厂等14户企业85万吨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为新上转产转型项目提供了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促进了山西省水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平的整体提升。记者从该省经信委综合处了解到,该省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由“十五”末期的20%提高到2009年底的58%。例如大同冀东水泥公司新建的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水泥耗水由原来的1.17吨下降到现在的0.29吨,降低80%多,耗煤由原来的每吨230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10公斤,降低了50%多。同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66万吨;利用高温废气还实现了余热发电,节约电费6500多万元。
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耗大省,山西从2007年起共安排淘汰落后产能补偿及奖励资金24.37亿元,关停淘汰水泥落后工艺生产设备约310台套。为加快淘汰进度,山西省规定:从2009年9月30日起,新建水泥项目或扩建水泥项目,必须实行等量或超量置换;凡列入山西省水泥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计划内的落后产能,均可按5元/吨水泥的标准有偿置换给新建水泥项目或扩建水泥项目,有窑企业将熟料产能按1.4系数折算成水泥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