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鼎鑫水泥现代化的旋窑生产线
【水泥人网】??? 打开窗户,河北省鹿泉市副市长赵明芳深深吸了一口气。窗外蓝天白云,远远望去,封龙山的青青山脉仿佛触手可及。
“七八年前,这里满天的水泥粉尘,根本不敢开窗户。当地流传这么一句顺口溜:鹿泉人均四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赵明芳幽默地说。
鹿泉,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一度空气污染严重,2002年二级以上天数仅为65天;但是在2009年,鹿泉市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318天。
这里是河北省关停“小水泥”力度最大的区域,水泥产业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7年的52%下降到2009年的12.5%。
这里经历了质量提升、产业转型的种种“阵痛”,却最终走上了一条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历经10余年水泥产业的不断升级,河北鹿泉市从一个小水泥遍地开花的建材大县发展成了现代化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从一个污染的重灾区发展成充满魅力的山水新城。
产业落后 污染严重
鹿泉市西倚太行山脉,东临省会石家庄,石灰岩累计探明储量6.5亿吨,从上世纪60年代初建起第一家水泥厂,鹿泉水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水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石、塑编、运输、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水泥及相关产业的总税收达1.35亿元,成为当时鹿泉经济的半壁江山。
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限制,“小水泥”遍地开花,“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无序发展的混乱局面,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接踵而来。
产品质量低下,市场空间萎缩。曾担任石家庄市质监局稽查大队队长的鹿泉市质监局局长王振刚回忆,由于一些小水泥盲目上马,设备工艺落后,生产条件简陋,检测手段不全,产品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小水泥企业目光短浅,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甚至冒牌销售、坑害用户,极大地损害了鹿泉水泥的声誉,造成恶劣影响。多家媒体先后公开曝光,消费者到质监部门投诉水泥质量。可以说鹿泉水泥一度声名狼藉,销售价格也大打折扣。”
资源浪费严重,产品能耗过大。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最大效益,一些小水泥企业滥采乱挖,资源利用率很低,1吨小水泥消耗的矿石是大水泥的1.4~1.5倍,并且无法像大水泥一样有效地利用粉煤灰、硫酸渣等工业废弃物。
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反应强烈。当时的水泥企业多为小型机立窑,粉尘污染十分严重。鹿泉天空常年烟尘笼罩,四季灰雾蒙蒙。全市有水泥企业160多家,年排放粉尘20万吨,空气质量常年处在4~5级,2003年二级及以上天数只有75天。由于鹿泉处于省会上风口,不少水泥企业距市区不过二三十公里,排放的大量粉尘,也使石家庄市曾成为唯一一家进入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名“黑名单”的省会城市。
“小水泥的泛滥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也对鹿泉引进外资和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导致区域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活力不足。鹿泉水泥,不治理整顿没有出路。”赵明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