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 一直以来,水泥制造企业都被冠以“能耗大户”之称,人们印象中的水泥厂里粉尘弥漫、噪音巨大。
日前,“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一行走进铜陵,该市海螺水泥厂利用水泥窑焚烧城市垃圾技术,成功解决了二噁英环境污染问题。这家企业用实际行动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水泥厂的固有认识。
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在铜陵市区以南12公里外的海螺水泥厂,如果不是有人提示,人们根本不会相信这里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场所。记者所见到的厂区既没有一些垃圾处理厂的“垃圾遍地”,也没有想象中的“臭气熏天”。只见庞大的回转窑旁一座新建的垃圾储存库门前,一辆辆满载着垃圾的市政环卫车陆续开进储存库大铁门内,卸下垃圾后又迅速开走,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每天有100多辆垃圾车进出。
登上垃圾焚烧炉旁正在调运垃圾的控制室,只见运来的垃圾已经被储存到70多米宽、30多米深、封闭的垃圾坑中备处理。顺着玻璃窗往下看,只见一个直径达十几米的机械巨爪正将垃圾坑里的垃圾“抓”起,操作员小李告诉我们:“这是在将垃圾运入粉碎机内粉碎,之后直接送入气化炉焚烧。”
陪同采访的海螺集团总经理李群峰告诉记者,利用新型干法水泥旋窑处理城市垃圾,主要工艺流程是:运输进厂的生活垃圾进入储存库,经细碎后进入气化炉进行气化处理,气体进入水泥工艺线的窑尾分解炉,产生的可燃气体可作为水泥工艺线生产所需的部分替代燃料。不可燃的固体则进入水泥原料堆场,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
这项由铜陵市政府投资2.47亿元兴建的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项目,是全国首个利用水泥旋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工程。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达到600吨,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所有的生活垃圾,彻底解决了城市垃圾填埋、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问题。
科技创新:解决世界性难题
填埋和焚烧是目前世界上处理垃圾最通用的两种方式,但填埋的恶臭与焚烧的二噁英污染让公众对这两种方式都有顾忌。
李群峰介绍,在全世界的水泥窑消纳垃圾生产线中,海螺水泥厂添加气化炉的做法尚属首创,并且通过控制垃圾焚烧的温度,有效解决了二噁英的问题。为解决世界性垃圾难题增添了成功的范本。
李群峰进一步解释说,海螺水泥装置的关键不是把垃圾放到水泥窑炉里烧,而是专门建个炉子,不需要任何燃料,让垃圾在600摄氏度的炉子里自燃,翻滚并烘干所有水分,让可燃垃圾得到完全气化。气化之后,把热解气体打到窑炉里去,气体有热量,可减少水泥窑的能耗,再利用水泥窑的高温,把垃圾有害成分吸纳分解。气化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二噁英等有毒气体进入水泥生产线原有的碳酸钙高温分解炉内,在85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的空气中停留时间达5秒,在此期间,二噁英的苯环断裂,剩下的氯离子就被高浓度、高细度的碱性物料石灰石粉充分吸收,实现了酸碱中和。
李群峰介绍,海螺集团这项将新型干法窑和垃圾气化焚烧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使铜陵日处理垃圾达600吨,垃圾焚烧后的煤气产品可折抵1.82万吨原煤。
垃圾处理:尚需源头减量
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要推广有什么困难?李群峰坦承,要满足新型垃圾处理方式,必须全面改进城市垃圾的转运形式,这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明白垃圾处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要送入焚烧炉,所以水泥、电池、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品等不能进入系统,还是要进行垃圾分类,从源头上首先做到垃圾的减量化。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中国居民消耗的垃圾量正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增速与GDP比肩。资料显示,近年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的垃圾总量达1.25亿吨,然而,多数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并没有跟上垃圾的增速。统计表明,全国垃圾总量约有四成未经集中处理,它们只是从城市人的眼前消失,被简单填埋或堆放在郊区、甚至农村。
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国每年垃圾总量约5亿吨,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废弃物的价值达250亿元,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得到回收利用。废塑料的回收率不到3%,橡胶的回收率为31%。仅每年扔掉的60多亿只废干电池就含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垃圾混置是废物,垃圾分类是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垃圾完全可以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变为永不枯竭的、不用开采的“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