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1年之久的新版《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可能很快将出台。中国证券报记者31日在“2010中国国际水泥峰会”间隙拿到了一份名为《水泥工业产业政策(送审稿)》的文件。该文件不仅对新建日产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做出了限制,同时也明确了三年淘汰3亿吨落后产能的整体目标。
变发展为限制
目前现行的水泥行业产业政策是2006年制定的,名为《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有意思的是修正后的产业政策去掉了“发展”二字,定名为《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名称的改变也体现了前后两个产业政策目标的变化。2006年版《产业政策》主要目标是大力推动新型干法窑的发展,新修订的《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则是控制新型干法窑适度发展,防止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送审稿”中指出,将严格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按照等量淘汰的原则,适度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到2015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90%以上。而权威人士预计,这一比例在2014年前将提前完成。新的产业政策同时还对新建日产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做出限制,规定凡是扩大产能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区域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同时要求,新建水泥项目,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06版的要求是35%以上)。
另外,“送审稿”还对产业集中度提出了要求。计划到2015年,前10强企业的水泥产量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5%以上,熟料产能比重达到50%以上;同时删除了旧版《产业政策》中“到2020年,企业数量从5000家减少到2000家,生产规模在3000万吨以上的达到10家,500万吨以上达到40家”的提法。
权威人士在《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修订说明中预计,中国水泥消费的拐点可能提前出现在2015年,总量在18.5亿吨左右,而依据此前的预测,中国水泥消费的拐点将出现在2018-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