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点石成金”,让当地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2009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是大型水泥工业落户前的2005年的1.8倍、4.1倍,其中水泥及相关产业均占60%以上 。
亿年石头:久藏深闺无人识
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域的覃塘区,有大大小小的石山5000余座。目前,该区水泥用石灰石查明资源储藏量5亿吨,远景资源储量30亿吨,具有储量丰富、质量好、易开采的特点。祖祖辈辈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壮族群众,“睡”在“金山”上却过起了穷日子。村民们习惯用石头打地基、砌围墙,烧石灰,上千个石场、石灰窑弄得青山千孔百疮,水土日渐流失?;屏废恳淮募讣倚∷喑В考夷瓴考竿蚨肿笥?,对当地经济发展难有作为。
走出山门: 引进水泥两“巨头”2003年覃塘区建区伊始,就提出以资源换产业的发展方略,以水泥工业引领全区经济发展。
要引进就要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大水泥企业。当时的区委、区政府以宏大的气魄,面向港台地区,全力开展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让覃塘区资源、交通优势呈现在世人面前。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超前谋划、创新机制和优质服务,当年年底,香港华润集团决定投资13亿元,在覃塘区建立水泥生产项目。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年后,年产360万吨的华润水泥(贵港)公司竣工投产,结束了覃塘没有大型工业的历史。2005年10月,总投资35亿元的贵港台泥项目签约,2008年底,日产各6000吨水泥熟料的4条生产线先后竣工投产,创下台泥在大陆投资的最快速度。
2009年,覃塘区水泥(熟料)产量达到1830万吨,迅速成为广西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今年前两个月,达到24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3.0%。
众星捧月:产业集群渐形成华润(贵港)水泥公司、贵港台泥公司的进驻,每年带来20多亿元的生产总值,吸引一批相关企业跟进发展。展顺、建国公司共投入1.3亿元,为华润台泥公司专事采矿业务,去年产值逾3亿元;达通、天佑等6家公司购进100多辆(艘)专用运输车辆、货船为两大公司运输水泥原料和水泥产品,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据了解,5年来,覃塘区先后有百余家工商企业座落在两大水泥企业周围,逐步形成了矿产开采、机械制造、塑料编织、港口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大大降低了水泥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去年,这两大企业水泥(熟料)总产量达1720万吨,占该区水泥总产量的94%,增86.3%;今年1至2月,上述指标又分别达到236万吨和97.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