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重庆市建材工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下,努力保持全市建材工业平稳较快的发展水平,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主要综合经济指标
1、2009年重庆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8.1亿元,位居西部12个省市中的第五位,同比增长19.78%。其中增长较快的几个子行业包括: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增长52.34%、技术玻璃制品制造业增长46.27%、建筑陶瓷制品制造业增长32.9%、塑料板、管、型材制造业增长25.8%、水泥制品制造业增长30.47%、平板玻璃制造业增长24.47%。
2、2009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19%;主营业务成本292亿元,同比增长20%;应收账款45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8%;利税总额42.4亿元,同比增长5.5%。
3.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建材产品出口交货值完成14.92亿元,位居西部12省市中的第一位,同比下降32.4%。
二、主要产品产量
2009年建材规模以上企业,水泥产量3600万吨,同比增长14.94%;陶质砖82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21%;夹层玻璃2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9%;钢化玻璃6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49%;瓷质砖3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65%,浮法玻璃产量200万重量箱,实现零的突破。以下产品出现负增长:玻璃纤维纱30万吨,同比下降11.41%;卫生陶瓷102万件,同比下降4.35%。
重庆建材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在西部12个省市中的排名:玻璃纤维纱第一位,夹层玻璃第一位,建筑涂料第一位,钢化玻璃第一位,石膏板第二位,卫生陶瓷第二位,商品混凝土第二位,陶瓷砖第二位,水泥第六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第六位。
三、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运行平稳良好,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措施的逐步到位,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倾向政策,提高部分建材产品出口退税率政策的陆续出台,给建材行业带来发展良机和动力。同时,随着大工程、大项目的逐步启动,也为重庆建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009年建材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
2、国内需求拉动,价格止跌回升。
受国内需求的拉动,大部分建材产品价格止跌回升。建材产品中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品水泥的价格呈现马鞍型走势,自4月开始,连续7个月在低位徘徊,吨水泥均价略高于2006年、2007年,多数企业在微利和成本价之间波动,进入三季度,价格止跌回升。
3、新材料、高附加值产品成为重庆建材工业新的增长点。
新型建材产量大幅增长,成为市场增长的亮点。其中塑料板、管、型材制造行业同比增长25.8%、水泥制品制造行业同比增长30.47%、技术玻璃制品制造行业同比增长46.27%、建筑陶瓷制品制造行业同比增长32.9%。
4、出口继续下降,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影响重庆建材工业产品出口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重庆建材行业的产品出口所占比重非常小,所以从总体来说,金融危机对重庆建材行业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