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水泥行业来说,2009年是艰难却又不乏希望的一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终于踉踉跄跄跌入周期谷底,水泥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但是,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下半年,各国政府的经济提振计划初见成效,全球经济企稳,部分建筑市场停止下滑趋势,水泥销量降幅放缓,水泥企业业绩趋好。
对国际水泥巨头来说,2009年危机重重,却最终转危为安:建筑市场萎靡、水泥销量下滑、经营利润骤减、巨额债务缠身,种种问题困扰着拉法基、墨西哥水泥、海德堡水泥等国际水泥巨头。然而,它们凭借在商海沉浮多年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果断采取措施,或剥离资产减负瘦身,或关厂裁员削减成本,终于挺过了这段危机四伏的时期。
对期待水泥行业更环保、更清洁的国际水泥组织和其他人士来说,因为有了万众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2009年则被寄予厚望。然而,在现实利益面前,理想大多是苍白的,失败了的哥本哈根大会让他们的2009年交织了太多的希望与失望。
本文将从市场、企业、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回顾全球水泥行业在2009年所走过的道路。
市场:道是无晴却有晴
2009年初,本刊回顾2008年国际水泥市场的时候,曾借用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大相径庭的成熟水泥市场和新兴水泥市场。对于2009年国际水泥市场,这句话仍旧基本适用,只是2008年艳阳高照的俄罗斯水泥市场好日子走到了尽头,开始大雨滂沱,同时,非洲、拉美、东南亚局部地区也一改前年的好天气,晴转多云,甚至转为小到中雨。
巴黎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除中国外)全球水泥销售量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东欧、北美和西欧,水泥销售分别同比下降38%,28%和26%。位于下降第二梯队的是以日本为首的北亚(-10%)和东南亚(-3%)。拉丁美洲水泥销量则略降1%。除中国外,一季度水泥销售涨幅最大的是印度,同比增加9%,其次是中东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涨幅约为5-10%。地中海地区也有2%的涨幅。
2009年第二季度则持续了这一“东晴西雨”的趋势。北美、东欧和西欧水泥销量降幅有所缓解,分别为29%,22%和21%。日本和韩国水泥销售量则同比下降11%,拉丁美洲降幅增至4%。与之相反,印度第二季度水泥销售量增长12%。本季度,全球水泥销售量同比降幅为7%,较一季度有所好转。
根据巴黎银行的预测,2009年全球水泥消费总量将比2008年下降6个百分点,东西分化的局面仍然很明显。其中,预计北美、西欧和东欧水泥消费量降幅约为20%;澳洲、亚洲成熟市场和拉丁美洲降幅分别为13%、6%和5%。除中国外的新兴水泥市场中,水泥消费量涨幅最大的是印度(9%),其次是中东和北非,涨幅分别为8%和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水泥销量也可能略有增加。
对于已经到来的2010年,巴黎银行预计全球水泥消费量将上升3个百分点,除东欧和西欧略降1%以外,其他地区都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东南亚、拉丁美洲、澳洲、北美洲将一改延续了数个季度的颓势,实现正增长。而据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的预测,2010年北美水泥销售量将增长5%。
正是有了这种还算美好的预期,或许我们可以在描述2008/09年全球水泥市场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后,顺理成章地接上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