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技术改造,从2009年6月到2012年12月,苏州华新金猫水泥可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近日,该公司以每吨10.5欧元的价格,将这些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出售给一家英国公司。这也是苏州首笔国际“碳交易”。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考虑到在全球任何地方进行节能减排对清洁大气层都能起到相同效果,而在发展中国家开展节能减排的成本要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联合国允许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指标,作为发达国家自己的减排成绩。于是,国际“碳交易”应运而生。
2008年上半年,华新金猫水泥(苏州)有限公司投入5500万元资金,实施“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改项目,利用水泥窑的窑头和窑尾余热进行发电,年发电量能达到7700万度。这个发电量不仅能够满足该公司水泥生产全部用电量的三分之一,还能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近7万吨。
与此同时,该企业积极为上述项目寻找“国际买家”。今年年初,公司与国际碳交易十大买家之一、英国绿色大力士贸易有限公司(Green Hercules Trading Limited)达成协议,出售从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之间该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总量为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吨转让价格为10.5欧元。7月15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据介绍,一个CDM项目周期一般包括七个阶段,从项目设计开始,经过批准、审定、注册、实施与监测,然后进入减排量核查与核证阶段,最后联合国执行理事会签发“减排量核证”。华新金猫水泥(苏州)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郭振新表示,“目前已将该项目申报到联合国进行注册审批,注册成功后,英国公司会对减排量进行核证,此后首批资金便会到账。由于在联合国注册的项目较多,最早要到明年7月份才会进入核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