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知情人士独家向本网透露,在素有“水泥之乡”之称的浙江兰溪市现有的33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中已经停产31条,仅剩下两条生产线还在运转开工。
对于兰溪市集体停产事件,在笔者求证时,浙江水泥协会一位领导对此表示默认。他认为:“兰溪市水泥企业集体停产这是企业自身的行为,也是很正常现象。”
正如这位行业领导所言的“集体停产是正常现象”般的司空见惯,笔者了解到,这并不是浙江水泥行业今年首次出现这样的局面。早在今年1月初,为限产保价,浙江部分水泥企业就有过停(限)产一个月的先例,继后在4月中旬,浙江衢州、金建兰(金华、建德、兰溪)和绍兴三个地区的水泥企业还有过12天的停窑限产。
对于此次兰溪市大规模的停窑停产,上述知情人士分析,这仍是当地水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亏损持续等因素所致。
即便在连日来,水泥销售进入旺季之后,地处江淮流域的水泥市场价格连番上调,形势相当喜人,尤为关注的海螺、台泥更是连续三次引领江浙一带的水泥价格上涨。但据兰溪市统计局相关人士透露,该市水泥行业依旧持续亏损,截止7月全市水泥行业销售收入为11.1亿元,同比下降8.9%。该人士表示道:“目前兰溪市的水泥企业利润继续亏损。而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都导致了当地水泥价格底部区域徘徊。”
“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量极低,各家水泥企业都有大量库存,行业亏损加剧等原因已经构成浙江水泥行业屡屡停窑限产现象出现的固有导火索。况且兰溪市是浙江新型干法生产线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本地市场消化不足,即使价格再有所上涨,但市场也会要求这些企业停产。”接近兰溪市场的一位水泥企业内部高层评价说,相较于近期兰溪市集体停产所陷入的水深火热,该企业已归属于南方水泥旗下,日子就好过很多。该高层人士认为,这表明企业停产与否与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有一定程度关联。
据了解,目前兰溪市仍在开工的生产线为红狮水泥,该公司在兰溪本部已拥有500万吨产能。2009年也是红狮项目最多的一年,该公司对外宣布的未来集团将实现的3400万产能中有1000万是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建成投产的。
针对浙江市场限产保价政策,红狮水泥的生产管理负责人表示,虽然限产保价政策一定时期里对维护当地水泥行业整体利益会起到作用,但这并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