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以来,华东及中南区域部分省份水泥价格持续上扬,水泥业似乎形势大好,但金元证券建材行业分析师王昕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此次的价格上涨是旺季到来之前企业为减少亏损,保住赢利的行为?!?/P>
根据金元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0.28亿吨。产量同比增长17.2%,创两年来产量增速新高;全国各区域产量同比增速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华东及华南区域增速仍较低。东北、西南、西北区域增速较高。从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截至8月份,全国水泥投资累计完成1032亿元,同比增长66.3%。
王昕分析认为,虽然水泥投资增速自4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保持了同比下降,但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之中,截至8月份的水泥累计投资额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总水平,西南、西北和华北区域仍是投资增速最快的3个区域。
从价格来看,由于目前已进入施工旺季,因此水泥需求有所增加,8月份,全国水泥价格保持了高位运行,部分区域价格出现上涨。8月中旬,苏南及浙北区域水泥企业同时将熟料价格上调10/吨;8月下旬至9月初,天津市场水泥成交价格上调15-20元/吨;南京海螺提价20元/吨;江西地区水泥价格上涨10元/吨;武汉及周边区域价格上调10元/吨;珠三角区域水泥价格上调20元/吨。9月上旬,吉林、苏南、上海、福建、湖南、珠三角等地的水泥价格纷纷上涨,上涨幅度一般在15-20元/吨。在国庆节前的一周,浙江、江西两省及武汉市水泥价格第二次上调价格,幅度在10元/吨,珠三角则开始第三次提价。
“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水泥产品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其价格也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从8月份的价格上涨来看,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及中南区域,而这些区域正是前期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区域。因此,此次的价格上涨是旺季到来之前企业为减少亏损,保住赢利的行为。”王昕认为
产能过剩的担忧
2009年前8个月,水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幅约66%,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八嗖苋绮患右宰芰靠刂?,迟早会有泡沫破裂的一天?!币的诜追孜嘁挡芄6S恰?/P>
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处处长吕桂新此前提醒,2009年以来,水泥业产量增速确实“超乎想像”,但产能过剩的矛盾在加剧,目前在建、已审批而未建的生产线,国内水泥产能高达28亿吨,而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全国水泥需求的极限值仅为18亿吨。
显然,对新增产能的抑制已经势在必行。9月初,工信部下发《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各地应“严格控制新建水泥项目”,其中对水泥年产能超过人均1000公斤的省份,一律停止核准新建水泥生产线项目;9月30日,国务院批准多部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意见,其中对于水泥行业的主要意见包括: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各省(区、市)必须尽快制定3年内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时间表。支持企业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余热发电、粉磨系统节能改造和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及垃圾等。新项目水泥熟料烧成热耗要低于105公斤标煤/吨熟料,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0千瓦时/吨水泥;石灰石储量服务年限必须满足30年以上;废气粉尘排放浓度小于50毫克/标准立方米。落后水泥产能比较多的省份,要加大对企业联合重组的支持力度,通过等量置换落后产能建设新线,推动淘汰落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