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篇
一、需求
1、目前江苏人均消费水泥约在2吨左右,江苏市场尤其是苏南市场的市场容量比较稳定;从宏观数据来看,09年前7个月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1%,增速略高于去年(去年同期增长22.4%);而水泥产量同比增长8%;上半年的增长主要靠基建投资(弥补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其中以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2209亿;其中镇江境内长75公里,投资110亿)、沪宁城际高铁(全长300公里,总投资395亿)为主,南京还有地铁二号线,南京过桥隧道,南京长江四桥等工程,从宏观统计数据来看,09年上半年建筑业固投同比增长37%(08年同期-7%),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08年同期30%)。
2、目前房地产整体开工基本维持去年水平(增长率基本为零),主要是因为苏南地区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较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可以延续到明年),弥补了商品房开工的下滑;目前商混开始回暖,停工的恢复生产,发货量环比回升,以江苏某商混为例,7月份3.5万方,8月份4万方,9月份应该会更大,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施工旺季开始到来(季节性因素),开工量有提升(提升速度没有以前快);整体来说苏南地区企业对房地产(商品房)开工复苏感觉仍不明显,企业对房地产未来走势也看不清。
3、苏南地区今年的基建主要是两个高铁工程,目前地基主体工程已完成大部分(高铁项目地基用水泥最多),耗用水泥阶段在年底结束,明年的基建增速将高位下降,未来主导需求稳定或者增长还是得看房地产,企业也在期盼房地产能在年底成为基建的接力棒。
4、从个别城市来看,江苏提出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连云港(苏北)和南通(苏南)港口开发,未来水泥需求较大;镇江6月份开始,房地产新开工有回升,原因有二:一是镇江市正在进行城市重新规划,拆迁房屋,带来被拆迁人的购房需要(主要是政府行为推动的需求);二是镇江市房地产处在价格洼地,比周边城市价格低,再加上交通便利,周边(南京、常州)过来购房需求较多,导致房地产开工较多。
二、供给和格局
1、江苏熟料产能欠缺,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由于江苏石灰石资源的制约,目前江苏省熟料产能约为6000万吨,按照08年的水泥产量(1.26万吨),接近4000万吨需要从省外进口,其中,山东的熟料一般进入到苏北,安徽、浙价甚至江西的熟料进入到苏南地区;粉磨站水泥产能达到1.8-2亿吨,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苏南,占比达到70%(无锡3000万,常州3000万,南京2500万,苏州2000-2500万,镇江1500-1800万,扬州1000-1500万),目前水泥粉磨站的平均开工率60-70%(运营好的70%,运营差的50%),我们测算,在08年的产量基础上,如果按照8%的需求年增速,需要4.5-6年才能消化掉水泥产能,而如果按照4%的需求年增速,需要10-12年才能消化掉水泥产能。
2、省内熟料生产基本上以大企业为主,主要有金峰(7条线,省内最大)、南方(收购以后也有7条线)、中材(4条线,包括天山的2条线)、海螺(3条线)、盘固3条线、中联(3条线)、华新(2条线)、台泥(2条线);生产熟料的均是大企业,各家实力相当(海螺在江苏的熟料生产线没有成本优势,因为各家的资源差不多),数量较多,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苏南地区,各个企业市场重叠度较高,没有哪家达到了区域控制力,群龙无首,竞争无序。
3、省内水泥小粉磨站众多,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小粉磨站更具备优势,生存能力更强:首先,小粉磨站生产更加灵活,它们基本上用谷电生产(谷电价格0.2元/度),而大企业需要保持全天运转(平均电价0.54元/度),这样小粉磨站光电耗这一块,吨水泥成本比大企业低12元左右;其次,小企业管理比较简陋,每吨水泥三项费用要比大企业低;再次,小粉磨站经常会偷税漏税、偷工减料。在目前高标水泥含税出厂价210元,小粉磨站吨净利能达到30元左右。未来淘汰这些小粉磨站的方式可能只有采取各大熟料企业联合提高熟料价格,压缩小粉磨站盈利空间,让其自动退出。
4、江苏市场易进难出:一方面,苏南地势地,而且长江水系西高东低,京杭大运河北高南低,山东、安徽、江西都可以通过长江、京杭运河运送过来,而江苏却出不去;另一方面,08年水泥出口退税取消,作为出口大省的山东、浙江,一旦出口不行,只能在本地和江苏消化。
三、对区域未来提价的判断
1、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目前和未来江苏市场涨价将和市场供需本身关联度不大,价格上涨只能来自区域内各大企业之间协商上调。本轮提价的原因:一方面,上半年各大企业平均处在盈亏平衡线附近,保本生产,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各企业有涨价的心理需要,希望通过季节性提价,实现企业盈利;另一方面,这次提价各大企业协调比较成功,配合比较默契。
2、剔除成本变动的影响,目前水泥价格下,企业盈利和去年同期相当(吨净利在0-5元/吨):目前每吨煤价比去年低了约400元,苏南地区企业余热发电项目大部分都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的,扣除成本因素的影响(约70元/吨),目前水泥价格和去年相差也就在70元/吨左右;高标水泥吨成本(全部成本,包括退税和余热发电)约为175-180元/吨,目前水泥出场含税价平均210元,对应吨净利约0-5元/吨。
3、未来熟料和水泥价格上涨有限,孰料价格涨幅可能高于水泥:
从熟料生产来看,一方面整个华东地区的熟料产能过剩,而江苏是熟料输入省份,易进难出,一旦熟料价格上涨较高,外省的熟料将会大量进入江苏;另一方面,省内各熟料大企业希望通过旺季到来上调熟料价格提升自己盈利,同时也能起到压缩小粉磨站的盈利空间,让其退出市场。
从水泥粉磨来看,江苏的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小粉磨站众多),目前小粉磨站还有30-40%的产能没有发挥(这里的发挥主要是指每天的开工时间),而在当前价格上平上仍能保持10-30元的盈利,一方面熟料价格上涨会带来水泥价格的联动,另一方面,一旦水泥价格上涨较多,利润空间变厚,粉磨站将加大开工率,增加供给。
4、从经验来看,江苏省未来2-3年吨净利维持在15-20元左右比较理想。高于这个水平,外来熟料和粉磨站加大生产抑制其上涨;低于这个水平,各大企业盈利空间太小,有协商涨价的需要(本次涨价就是基于上半年各大企业保本生产,基本没有盈利,从而协商一致);以此推断,今年剩余涨价幅度15-20元/吨,涨价将成为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
浙江篇
一、需求
1、浙江06年-08年需求保持在1亿吨左右,按照目前市场情况(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没有大幅增长),预计09年仍维持在1.0-1.1亿吨左右(累计到09年7月份,产量同比增长1%,基本上和去年持平);
2、需求有所启动:以三狮为例,三狮的搅拌站过去3个月的日发货量正在提升,7月份全月达到8万方左右(在历史上也是较高位置),而搅拌站是水泥需求的温度计,说明需求有所回升;
3、目前来看,今年基建水平和去年差不多,国家4万亿投资对于浙江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也符合前期我们对浙江草根调研的观点);近3个月需求的回升来自房地产在向好的趋势走,但是目前房地产转暖的速度和幅度还不大,以杭州为例,房地产开发商拿地很多,但是开工比较谨慎(出于对未来宏观形势看不清的原因)。
4、浙江水泥市场的主要矛盾在于需求,尤其是房地产需求(这个仍符合前期我们对浙江草根调研的观点),浙江房地产需求占比至少达到80%,基建方面除了地铁和高铁以外,其他项目不是很多。
二、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