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上半年,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方针指导下,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和灾后重建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国民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向好;全国水泥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水泥生产快速增长,单月产量屡创新高;水泥需求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房地产行业逐步回暖的带动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水泥出口仍显低迷,但对水泥行业整体需求影响不大;水泥价格较去年年底有小幅回升;全国散装水泥市场供应总量继续保持增长,但部分地区增幅有所下降。
上半年全国水泥市场回顾
1.全国散装水泥市场供应量继续保持增长
2009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供应量为73429万吨,比去年同期的64803.33万吨增加了8625.67万吨,增长幅度为13.31%,比去年同期增幅高8.49个百分点。散装水泥供应量为32546.6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8176.5万吨增加了4370.14万吨,增长15.51%,比同期水泥量增幅高2.2个百分点。
2.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增长量、增长率的排序出现新变化
2009年1~6月份,江苏、山东、浙江的散装水泥供应量仍排在全国前3位,分别为4628.78万吨、4310.07万吨和3386.67万吨。江苏以754.81万吨的增量排在全国散装水泥增长量的首位,而去年同期全国增长量排序最后两位且为负增长的四川和陕西跃升为第2名和第5名,增长量分别为530.06万吨和253.93万吨,并以64.94%和48.83%的增速列全国第2名和第3名;甘肃散装水泥增长率高达115.96%,由去年同期排序的第11位跃升为全国榜首;去年排序在第12~17位之间的云南、内蒙古、安徽、江西、山西等省(区)都进入到前10位;而上海、北京和重庆3个直辖市同比均为负增长。
2009年上半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率为44.32%,比去年同期的43.48%只提高了0.84个百分点,比去年年末的45.82%下降了1.5个百分点。
沪、京、津3个直辖市的水泥散装率仍为全国前3名,分别为94.77%、94.60%、92.03%;浙江、山东、江苏分别以71.40%、64.71%、63.24%的散装率排在第4~6位;河南已由去年同期的第15位升至第10位。水泥散装率同比提高的百分点排在全国前6位的是甘肃、天津、河南、山西、陕西和山东,分别提高了18.31、9.22、6.43、6.25、6.07和6.01个百分点。
3.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增幅明显下降,散装水泥供应率低于去年年末水平,多数省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2009年上半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率仅为44.32%,是近10年来首次发生低于上年年末散装水泥供应率水平的情况,而且散装水泥增长率低于5年来全国平均发展水平。2005~2009年上半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同期增长率为18.96%,而2009年上半年全国同期增长率为15.51%,比同期平均增长速度低3.45个百分点;2005~2009年上半年全国水泥散装率平均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而2009年上半年全国同比散装率只提高了0.84个百分点,比前者低1.66个百分点,全国有21个省(区、市)的水泥散装率低于去年年末水平;有13个省(区、市)的散装供应率同比下降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1)投资拉动水泥市场需求加大,水泥产能及产量快速增长,水泥散装率相对下降
受国家4万亿元投资拉动和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影响,2009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同比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14505亿元,同比增长9.9%。全国完成水泥产业投资745.6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华北地区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03.91%,而西南地区投资总额则增长223.6%。投资拉动使全国水泥产能快速增长,产业布局向中西部转移,水泥市场需求也空前旺盛。2009年上半年全国水泥生产量增长较快,其中6月份单月水泥产量为15759.9万吨,同比增长21%,水泥熟料单月产量9563.9万吨,同比增长18.1%,均创月产量新高。2009年1~6月份全国水泥累计生产量比上年增加了8626.43万吨,增长幅度为13.31%,比去年同期增幅高8.49个百分点,而散装水泥同期增长幅度仅为15.51%,只比水泥产量同期增长幅度略高2.2个百分点。从统计角度看,散装水泥增长幅度与水泥产量增长幅度较为接近,散装水泥量所占水泥产量的比例较小,是现在水泥散装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上半年我国GDP排名出现新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泥消费结构相关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2009年上半年,投资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6%;消费拉动GDP3.8个百分点;而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值,下拉GDP2.9个百分点。在上半年的GDP排行榜中,GDP增幅最小的是上海,为5.6%;GDP增幅小于全国平均水平7.1%的有新疆、宁夏和浙江;中西部地区整体表现出色,四川、广西、湖南、重庆等省(区、市)GDP增速超过10%;东部沿海地区GDP增长整体乏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缩小。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西部地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东部、中部、西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为5.9%、6.8%和1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为26.7%、38.1%和42.1%。有专家认为,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东部各省、直辖市房地产投资普遍呈负增长或小幅度增长态势,中西部地区则为正增长。
我国东部地区是散装水泥的主要供应和使用地区,其散装水泥供应总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由于受经济发展增速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散装水泥供应量增幅同比出现负增长。在东部地区的10个省份中北京、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海南散装水泥供应量增速同比下滑,分别降低了22.43、31.80、9.27、5.74、6.39、21.70个百分点。